讀寫障礙與自閉兒小肌肉發展的關聯
讀寫障礙與自閉兒小肌肉發展的關聯
香港安安自閉症教育基金會—濟南中心家培部主任吳蕊
引言
很多人問:自閉兒讀寫障礙與小肌肉發展有關嗎?答案是肯定的。寫字、畫圖、做手工、運用文具的能力都需手眼協調,而『小肌肉』在兒童發展及訓練的範疇中主要是指『運用手的能力』。透過眼睛的觀察運用其雙手使兒童能接觸、探索、了解和控制物件的改變,而視覺對物件改變具體情況的反饋又指導精細活動的發展。因此您需要發現那些遲遲未能靈活運用雙手的患兒;需要思考教學活動對這些患兒小肌肉發展是否有幫助?您更需要懂得怎樣去協助他們發展小肌肉。本文從讀寫障礙與小肌肉發展的里程、基礎元素和標準化評估的關聯性做基本闡述。
正文
小肌肉對幼兒讀寫發展的重要性
小肌肉技巧是指運用及協調眼球、手臂、手掌、手指去接觸、探索、認識、控制四周環境的能力。實際上,兒童在體能及認知的發展過程中,常利用雙手去進行探索,並在視覺的反饋下不斷修正嘗試操作物件或玩具,逐步建立在日常自理及學習上所需的小肌肉功能。
有研究顯示,幼兒的自我照顧能力發展與小肌肉技巧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幼兒在學習書寫、進食、如廁、穿衣和梳洗技能過程中,不但能建立獨立的自我照顧能力,還可藉此建立個人的滿足感、自信心和責任感。讀寫方面對於學前階段的幼兒而言在眼球控制和視覺分析能力的發展上至關重要,約九成以上的課堂活動要求安排不同的小肌肉技巧訓練,這些活動包括寫字、做手工、畫圖及運用工具等。幼兒要有所需的良好的小肌肉技巧,才能完成這些課堂活動。通常自閉症兒童在這些方面的發展是有缺陷的。故此兒童小肌肉發展愈成熟,就愈有可能於小學階段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而有小肌肉發展困難的自閉兒童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讀寫困難,令他們產生焦慮和抑鬱等問題。遊戲方面,在幼兒時期,他們會通過把玩自己雙手或雙腳而感愉快和滿足,以及運用雙手觸摸四周的物件,拍打、敲擊和搖動手上的玩具。入學前階段,隨著他們眼球和視覺分析能力不斷提高,能讀懂圖畫類的故事書籍,認識少量常用簡單字符,可以把玩更加精細和復雜的玩具,如:拼圖玩具、穿珠玩具、泥膠組合玩具、模型玩具、計算機鍵盤等。入學後社交遊戲和規則性競技遊戲開始引發他們的興趣,他們喜愛與朋友和同輩一起參與不同的遊戲,如:家家酒、猜拳、紙牌和體育競技遊戲等。因此,透過遊戲令兒童學習到不同的動作協調技巧、智慧概念、社交技巧和責任感是自閉兒融入社會的基礎,而他們能否與朋友和同輩一起參與這些遊戲活動並享受當中的樂趣的關鍵在於他們有否掌握所需的小肌肉能力與技巧。
小肌肉發展的基礎元素
幼兒的小肌肉發展是十分複雜的過程,手眼協調的精細配合需要不同的基礎元素,這些基礎元素會直接影響幼兒讀寫能力和小肌肉能力的發展。
若四歲幼兒往杯子裡倒水時會出現困難,首先,要了解的是幼兒小肌肉發展的基礎元素之一感知(視覺、觸感、本體感)上有沒有問題;其次,是幼兒在認知(專注力、指令)上是否存有缺陷。如果排除以上兩方面元素,接下來就要了解幼兒在肌能(肌肉能力)上的發展。那麼肌能包括哪些要點?對小肌肉發展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呢?
首先,肌能中的姿勢控制和上肢穩定性是小肌肉發展的首個要素。據研究,頭部控制能力和軀幹控制能力對幼兒的小肌肉發展十分重要,讓幼兒能穩定地註視自己的手部動作和目標,有助幼兒維持穩定的視野,且上肢穩定性對伸手拾放物件和手眼協調技巧發展非常重要。而上肢穩定性又包括了肩膀姿勢及穩定性(手部精細動作的先決條件)、前臂姿勢及穩定性(影響手腕位置及控制)和手腕姿勢及穩定性(影響手部小肌肉控制及手弓的形成)。如幼兒要搭起積木時,他須要有所需的姿勢控制能力去控制自己的軀乾和頭部,保持身體平衡及筆直的坐姿,以及穩定地註視自己的手部動作及目標位置,同時,他亦須要有所需的上肢穩定性以控制肩膀做出提手搭積木的動作。滿兩歲的幼兒能以控制不同的姿勢去進行小肌肉活動,如:站著塗鴉、坐在椅子上穿外套等。如果幼兒的姿勢控制能力和上肢穩定性欠佳,會直接影響他們在小肌肉活動上的表現。
肌能的另一個要點是手部肌能,主要包括主用手、上肢協調(抓握、手部拱橋、手指操作、力度操控)、雙側協調(發展左右腦工作分類)以及手部靈活性(與書寫技巧關係密切)。眼球控制、視覺控制及手眼協調是肌能的最後兩個要點,良好的眼球控制對讀寫和發展手部功能十分重要。主要包括:視覺深度調節、雙眼協調視覺、眼球移動性、越過中線和快速定位。
做為自閉症幼兒教師的您,除了要認識小肌肉發展的重要性、小肌肉發展的基礎元素外,您亦要了解幼兒小肌肉發展里程和小肌肉的標準化評估—— « 香港學前兒童小肌肉發展評估» HK-PFMDA 。
自閉兒小肌肉發展標準化評估« 香港學前兒童小肌肉發展評估» HK-PFMDA
小肌肉標準化評估是指導自閉兒課堂訓練的基礎,脫離開評估體系的支撐,一切課堂設計將是無針對目標的。兒童肌肉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大肌肉先發展,小肌肉則要晚些。而小肌肉的發展次序大致有以下兩項原則:由近端發展至遠端;由粗略動作發展至精細的協調技巧。也就是說,兒童肌肉的發展都是由穩定性到活動性。那每段時期孩子需要學習什麼?幼兒的小肌肉發展里程會告訴您。幼兒的小肌肉發展里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本手部功能(<2 歲),此階段基本的手部功能(視覺追踪、手部伸展、抓握、放物、基本手部操作)發展迅速,成為日後建立較複雜的手部功能的基礎;第二階段是手部操作技巧(>2歲),幼兒在進行一項操作活動時,可能已經使用多於一種基礎技巧,如:雙手配合運用、手指靈活性、手眼協調、物件操作技巧(意念、技巧);第三階段是寫前技巧,包括動作的技巧(視覺動作配合、仿畫技巧)與非動作的技巧(如:視覺認知)。認識這些發展里程,定能提升您日常的教學質素。
小肌肉發展對幼兒的成長影響深遠,雖然認識了幼兒小肌肉的發展里程,但要識別兒童小肌肉發展是否存在困難,需進一步評估。
前文提到幼兒的遊戲技巧、自理能力和學習能力與他們的小肌肉發展息息相關,當幼兒參與日常遊戲活動、自理活動和課堂活動時,他們的表現直接反映他們的小肌肉發展情況。然後將幼兒的表現與他們應有的發展里程相比,就能初步知道他們的小肌肉發展有否出現困難。當發現幼兒的小肌肉可能發育不良時,教師需利用« 香港學前兒童小肌肉發展檢核表-教師版» 進行初步評估,然 後鼓勵家長尋求專業協助,轉介予專業小肌肉評估員並使用« 香港學前兒童小肌肉發展評估» HK-PFMDA 做標準化評估,此評估是有標準化的評估工具和標準化的評估操作的。其評估對象:學前兒童(0-72個月);評估項目共87項;評估時間根據兒童表現,一周內測完即可;評估範圍及內容:基本手部技巧、手部操作技巧、寫前技巧;評估目的:識別兒童在小肌肉發展上的困難,訂立相應的訓練目標、檢視及量度兒童的訓練進度、提供適切自閉兒的專業治療服務。因此異常重要。
完成標準化評估後,評估師需分析和檢視幼兒的評估項目分數,而後進行問題辨識,找出問題背後的原因,下一步便依據評估結果分析釐定患兒發展目標,最後將目標設計予訓練活動當中進行分段練習,以達到讀寫和小肌肉發展的良好水平。
總結
通過以上闡述可以看出,做為一名自閉兒教師,除了要認識小肌肉發展的重要性、小肌肉發展基礎元素,還要清楚了解幼兒小肌肉發展里程。而對於小肌肉發育不良的患兒,要想提升其小肌肉發展,必須由專業的小肌肉評估師使用標準化評估工具;通過標準化評估找出幼兒在小肌肉發展中的特殊需要。另外,幼兒的小肌肉發展亦會受外在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環境所影響,因此,在學校及家居環境中如能提供多元化的玩具和用具,幼兒的小肌肉發展就會愈好。